中国将种子送上太空 培育超级农作物
中国在这几十年已成为全球航天强国,因此有能力将大批的农作物种子送入地球轨道。2022年5月,中国载人神舟13号从中国天河空间站返回,带回来的还有作太空诱变实验的12000颗种子,其中包括几种草料、以及燕麦、苜蓿和真菌。
航天育种的云南“太空鲜切花种子”落地昆明
航天育种亦称“空间诱变育种”,通过让种子搭乘“返回式卫星”或者“高空气球”两种工具送上太空。搭载神舟十二的种子,在空间站围绕地球转每分钟655公里的高转速,以及太宇宙射线和太阳磁暴产生的空间辐射、失重等影响下,种子的基因排列或基因结构会发生突变。
小麦首席科学家刘录祥:我国小麦种业发展不会被“卡脖子”!航天育种优势大
刘录祥:太空育种,也称航天育种、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基因变异,进而选育植物新品种、创造农业育种材料、丰富基因资源的育种高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太空育种最大优势在于空间诱变材料的有益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高产、早熟、抗病等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
航天育种|太空漫游提供的未来
航天育种,也叫空间诱变,我国自1987年8月5日,第一次搭载农作物种子上天,迄今已有35年。35年中,从搭载科学卫星,到发射我国自己的育种卫星,再到完成全周期种植的太空实验,我国航天育种领域,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通过空间诱变,育成的审定品种约有300种,涵盖粮食、油料、水果、蔬菜等各个食物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