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 中国将种子送上太空 培育超级农作物
    中国在这几十年已成为全球航天强国,因此有能力将大批的农作物种子送入地球轨道。2022年5月,中国载人神舟13号从中国天河空间站返回,带回来的还有作太空诱变实验的12000颗种子,其中包括几种草料、以及燕麦、苜蓿和真菌。
  • 航天育种的云南“太空鲜切花种子”落地昆明
    航天育种亦称“空间诱变育种”,通过让种子搭乘“返回式卫星”或者“高空气球”两种工具送上太空。搭载神舟十二的种子,在空间站围绕地球转每分钟655公里的高转速,以及太宇宙射线和太阳磁暴产生的空间辐射、失重等影响下,种子的基因排列或基因结构会发生突变。
  • 小麦首席科学家刘录祥:我国小麦种业发展不会被“卡脖子”!航天育种优势大
    刘录祥:太空育种,也称航天育种、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基因变异,进而选育植物新品种、创造农业育种材料、丰富基因资源的育种高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太空育种最大优势在于空间诱变材料的有益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高产、早熟、抗病等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
  • 航天育种|太空漫游提供的未来
    航天育种,也叫空间诱变,我国自1987年8月5日,第一次搭载农作物种子上天,迄今已有35年。35年中,从搭载科学卫星,到发射我国自己的育种卫星,再到完成全周期种植的太空实验,我国航天育种领域,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通过空间诱变,育成的审定品种约有300种,涵盖粮食、油料、水果、蔬菜等各个食物种类。
  • 诱变育种

    60Co-伽马射线辐照种子对牛至形态与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本研究以60Co-γ射线为辐照源, 对牛至种子进行不同剂量的辐照诱变, 分析M1代植株的诱变效应, 确定半致死剂量; 并探讨射线辐照对牛至形态特征、腺毛密度与大小以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以期筛选出主要抑菌活性成分香芹酚和/或百里香酚含量升高的突变株系, 为牛至诱变育种提供基础数据和新途径。 2021-11-16 伽马射线诱变育种辐射育种

    辐照加工技术及其安全性导读

    辐照加工技术是原子能和平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产生的电离辐射作用到被辐射的物质上,在常温下对物质进行保鲜保藏、消毒灭菌或材料改性的一种加工方法。 2021-11-07 辐照杀菌食品辐照加工核技术诱变育种

    国内首个重离子束诱变选育北方粳稻新品种喜获丰收

    10月13日,耐盐碱水稻新品种“东稻122”田间现场观摩会暨百亩连片实收测产会在苏打盐碱典型稻区大安市叉干镇举行。 2021-10-22 诱变育种

    太空育种技术日臻成熟,宇航员“种”出超级水稻?

    神舟十二号上,三位宇航员的菜谱吸引了大众的目光:超过120种航天食物,有荤有素。航天与食物,航天与植物,航天与种子的缘分可谓源远流长。自从发射卫星成功,许多植物种子就开始了太空旅行 2021-10-11 航天育种诱变育种宇宙射线

    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推荐科研团队获国际核技术农业应用领域最高奖项

    9月20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5届大会期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维也纳举办了核技术农业应用领域国际最高奖项颁奖仪式。 2021-09-27 核技术国际原子能机构国家原子能机构诱变育种

    中国愿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大力增进全球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2021年9月20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举行“植物诱变育种及相关生物技术成就奖”颁奖仪式,IAEA总干事格罗西和FAO总干事屈冬玉共同出席仪式并为获奖者颁奖。 2021-09-26 诱变育种国际原子能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核能辐射育种获两项国际奖励

    9月20日,从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5届大会上传来喜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联合授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诱变育种团队“卓越成就奖”、授予该团队成员郭会君副研究员“植物诱变育种女性成就奖”。 2021-09-24 辐射育种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技术诱变育种
    全球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