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 他联名17位科学家向周总理倡议,建造中国自己的高能加速器
    张文裕,著名高能物理学家,中国宇宙线研究和高能实验物理的开创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世界上第一个发现μ介子的科学家。张文裕在奇特物理原子领域作出了开拓性的研究,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和我国高能物理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伽马射线暴爆发形成磁陀星直接证据发现
    基于“天关”卫星探路者“莱娅”和“怀柔一号”极目卫星的观测数据,我国天文学家发现伽马射线暴爆发形成磁陀星的直接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 首届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本次国际研讨会汇集来自欧美亚多国的专家和学者170多名,讨论LHAASO的最新研究发现及其对粒子天体物理学各个研究方向的推动和影响,包括伽马射线天文、宇宙线物理、多信使天文学和新物理等。会议报告均为邀请报告,邀请LHAASO青年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国内外相关实验代表及理论研究者做综述报告和最新研究进展报告;会议同时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博士后和研究生踊跃提交海报,会务组对海报的内容和质量进行了审核。
  • 紫金山天文台在日冕极紫外波与冕环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研究人员分析了发生在2022年1月20日的一次靠近太阳西边缘的爆发活动(图1),磁绳由于某种原因变得不稳定而向外爆发。它在上升期间经历了两个阶段,缓慢上升和快速上升(速度超过800 km/s)。磁绳爆发在下方色球层触发了M5.5级耀斑。耀斑在硬X射线和射电波段的光变曲线同时呈现准周期振荡(周期为18-113秒)。磁绳向外传播形成快速日冕物质抛射(CME),并驱动快模激波(对应射电II型暴),表明大尺度EUV波(传播速度为740-860 km/s)本质上就是激波。
  • 宇宙射线

    科学家提出“μ子之谜”新解释

    近日,物理学家针对大气中μ子(一种不稳定基本粒子)数量的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不符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这些μ子源于高能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层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认为,理论计算出现偏差的原因可能是低估了此类射线的能量。目前,宇宙射线的能量通常依据普遍接受的标准模型规则和公式来估算,该模型描述了所有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然而,高能量下的新物理效应导致宇宙射线能量估计出现严重偏差,进而使得预期的μ子数量不准确... 2025-04-07 宇宙射线高能物理

    韩国开发出高效抗辐射半导体技术

    近日,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先进放射线研究院与浦项技术大学联合宣布,在抗辐射半导体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双方合作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使半导体抵抗宇宙射线中80%以上的质子辐射,为下一代空间半导体的研制提供了有力支持。据悉,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原子层沉积法在氧化锌(ZnO)基纳米半导体表面沉积了一层10纳米(nm)厚的氧化铝(Al?O?)钝化层。这一钝化层在物理上将半导体表面与外界隔离,有效阻挡了大气中的水和氧气,从而大幅抑制了质子引起... 2025-03-06 宇宙射线

    我国学者首次观测到高能宇宙射线费米加速的单步过程

    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胡广月和陆全明教授合作的科研团队利用上海“神光II”高功率激光装置,首次观测到磁化无碰撞冲击波中“费米加速循环”的单次反射加速过程产生的准单能离子。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2025-02-26 宇宙射线

    “锦屏深地基础科学前沿研究专项”项目启动会召开

    2月17-18日,“锦屏深地基础科学前沿研究专项”项目启动会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成功举办 2025-02-24 宇宙射线

    校园宇宙线观测联盟召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会

    校园宇宙线观测联盟组织召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会 2025-02-08 宇宙射线

    《打开宇宙之门》第一集:宇宙信使

    你知道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宇宙射线探测装置在哪吗?国际上空间最大、埋深最深的深地实验室长什么样?在1秒钟的1亿亿分之一的时长里超快光场能完成哪些活动? 2025-01-09 大科学装置宇宙射线

    新研究表明超高能宇宙射线能量源于磁湍流

    一项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的新研究揭示了超高能宇宙射线能量的真正来源。研究表明,这些宇宙射线的能量并非如科学家们长期推测的那样来自冲击波加速,而是源于极端天体物理环境中的磁湍流 2025-01-08 宇宙射线

    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在 Zvezda 模块上安装了X射线光谱仪

    在持续7小时17分47秒的太空行走过程中,两位宇航员成功安装并连接了由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创建的SPIN-X1-MVN X射线光谱仪 2024-12-23 宇宙射线X射线

    伽马射线暴爆发形成磁陀星直接证据发现

    基于“天关”卫星探路者“莱娅”和“怀柔一号”极目卫星的观测数据,我国天文学家发现伽马射线暴爆发形成磁陀星的直接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2024-12-23 X射线宇宙射线伽马射线

    “中国天眼”揭示磁星快速射电暴的可能起源

    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该台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利用中国天眼(FAST)和其他观测设备,对银河系内的一个磁星软伽马射线暴源进行多波段观测,揭示磁星快速射电暴的可能起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增刊系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磁星是高度磁化的特殊中子星。磁星射电辐射与快速射电暴的关系,是当前天文学研究的前沿热点方向。2020年4月,加拿大氢强度测绘实验(CHIME)和暂现射电天文辐射巡天2(STARE-2)望远镜在... 2024-12-13 宇宙射线伽马射线

    ALICE 首次发现超氦-4 反物质伴星证据

    ALICE 首次发现超氦-4 反物质伴星的证据,这一发现也首次证明 LHC 中存在最重反物质超核 2024-12-10 核技术大型强子对撞机原子核宇宙射线

    在世界屋脊捕捉“天外来信”

    海拔4410米,有一群青年人仰望星空,研究宇宙奥秘——在世界屋脊捕捉天外来信(青春派)吕洪魁在实验室调试电磁粒子探测器。李骢(左)和同事在海子山上检查缪子探测器电子学板。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俯瞰图。以上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笑的时候有些腼腆。眼前这位戴着眼镜的小伙子,与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结缘已有12年。2012年,90后李骢刚满21岁,尚在求学阶段,因一次课题研究与拉索相遇,自此扎根... 2024-12-09 宇宙射线伽马射线

    早期宇宙星系原位核球直接形成证据发现

    该台联合法国替代能源与原子能委员会巴黎-萨克雷大学中心、日本东京大学科维理宇宙物理学与数学研究所等,基于大样本亚毫米波观测数据,首次发现早期宇宙星暴星系中心通过强烈的恒星形成活动直接形成原位核球的确凿证据,这开启了对宇宙星系形成过程的全新理解 2024-12-06 宇宙射线

    快速射电暴持续射电对应体光变性质揭示

    利用美国甚大天线阵(VLA),来自该台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揭示快速射电暴的持续射电对应体光变性质。这为理解快速射电暴的起源、弄清快速射电暴暴周物理环境提供了重要线索 2024-12-04 宇宙射线

    利用高能立体望远镜,科学家探测到最高能宇宙射线电子

    包括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在内的团队,利用高能立体望远镜系统(H.E.S.S.)取得了一项重大发现——在地球上探测到了迄今为止能量最高的宇宙射线电子 2024-11-27 宇宙射线伽马射线天体物理
    全球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