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中子的历程
原子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大多数人可能会回答,原子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再加上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如果不考虑更基本的粒子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答案基本正确。质子、中子和电子,可能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三种亚原子粒子。在这三种粒子中,中子是被人类发现最晚,了解得最少的一种粒子。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见证新中国的艰辛成长历程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中国第一台高能加速器。它的成功建造,反映了从一个贫弱的旧中国到新中国、从一个奋发向上的大国到世界强国的艰辛历程。
科学家首次发现镍-58核中环形偶极激发候选者
近日,一项由来自理论物理实验室的科学家N. N. Bogolyubova及其来自德国、斯洛伐克、捷克共和国、日本和英国科学中心的同事共同参与的研究,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首次在镍-58核中发现了环形偶极激发的候选者,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a) 环面表面电流的三维示意图; b) xz 平面中的 2D 剖面图像; c) 磁芯中环形电偶极子模式电流分布的理论预测环形偶极子模式代表了一组独特的激发,这种激发可在从原子核...
量子机器学习用于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物理分析的研究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周辰团队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方亚泉团队合作,在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希格斯物理的模拟分析中,尝试基于国产的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支持向量机(QSVM)的ML算法,分析希格斯粒子衰变到双光子过程,达到了与传统SVM类似的敏感度;并且,基于国产量子计算机硬件的结果与国际上同类量子计算机的结果也是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