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 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制出最灵敏的伽马射线探测器
    科学家们已成功完成伽马射线能量跟踪阵列(GRETA)的研发工作。GRETA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伽马射线探测器,有望给核物理学领域带来重大变革。该探测器由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发,即将运往密歇根州立大学稀有同位素束流装置(FRIB)进行安装并开展首次实验。GRETA如同原子核显微镜,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探究原子核结构,有助于解答恒星如何产生重元素、宇宙中物质为何比反物质多以及原子稳定性极限等基本问题。它拓展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还...
  • 核聚变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探索者: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
    2023年5月,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LANL)的科学家Osman El Atwaniq牵头成功开发出一款纳米晶高熵合金,并在类似于聚变反应堆原型的模拟极端环境中表现良好。为了化解钨材料在熔融条件下降解和变形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团队最终选择了铪元素(Hf)作为合金混合物,并在LANL、UKAEA、波兰华沙大学等多个机构进行的模拟,结果显示该种合金在高温和极端辐照环境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辐照性和稳定性。该论文已在2023...
  • 场论与粒子物理领域发展态势
    粒子物理学是在追求“极小”——探索物质的最深层结构与最基本相互作用的科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其最强有力的理论工具是量子场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形式或有效理论。本文旨在简要概括场论和粒子物理学领域的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聚焦于近年来在形式理论、标准模型有效场论、希格斯与顶夸克物理、强相互作用与强子物理、弱相互作用与味物理、中微子物理与暗物质寻找等主要研究方向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LHC铅核碰撞中首次发现顶夸克
    近日,科学界迎来一项重要发现:顶夸克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铅核碰撞中被首次观测到。这一发现标志着人类对宇宙大爆炸后最初阶段的认知取得了关键进展,彼时宇宙沉浸于夸克与胶子的混合物之中。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是一种在极端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在QGP中,夸克作为质子和中子的构成单元,胶子则通过传递强核力将夸克紧密结合。通常情况下,夸克和胶子被束缚在核子内部,而QGP的特性在于它们会暂时获得自由。依据宇宙演化模型,QG...
  • 核物理

    科研人员提出探测超子势的新方法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雍高产研究员团队提出了探测超子势的新方法,为探索中子星超子谜题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快报B》(Physics Letters B)和《物理评论C》(Physical Review C)。超子势(超子与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势)的研究近年来成为核物理与天体物理交叉领域的前沿热点,其核心目标在于破解困扰学界十余年的中子星超子谜题。传统理论认为,中子星内部在极高密度下会产生大量含奇异夸克的超子(如Λ粒子),这... 2025-05-31 核物理

    原子能院核反应团队与国际合作者理论重离子核反应研究获突破

    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核反应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理论重离子核反应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利用R矩阵方法(RM)和有限元方法(FEM)求解高维核反应耦合道方程,实现了对重反应体系背角准弹散射和俘获截面的稳定描述,发现原子核在振动(多声子态)和量子旋转(高自旋态)时,可以更容易穿山而过。本研究计算得到的俘获截面可作为其它熔合或多核子转移模型的输入,为研究超重核的进一步合成过程提供了理论工具。该研究成果发表于核物理国际重要学术期刊... 2025-05-31 原子能院核物理

    国际研究小组借助人工智能深化希格斯玻色子研究

    塔斯社5月19日消息,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人工智能系统重新剖析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前两次运行所收集的数据,助力物理学家精准计算出希格斯玻色子转变为粲夸克的速率,并将相关测量不确定性降低了35%。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新闻处表示,这些计算大幅缩小了在LHC数据中探寻新物理学的范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新闻处援引比利时根特大学研究员扬·范德林登的话称:我们的研究是希格斯玻色子与粲夸克相互作用研究的一大进步。随着分析技术的持续改进以... 2025-05-20 核物理

    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教授实验揭示物理学“对称性”新认知

    近日,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物理学教授 Dipangkar Dutta 作为首席研究员开展的一项开创性实验,其成果发表于著名期刊《物理快报 B》。该实验表明,物理学中的对称性并非如科学家以往所认为的那样绝对。几个世纪以来,对称性一直是科学家理解宇宙的重要基础。而此次关于对称性的新研究成果,丰富了不断增长的科学知识体系,为能源、技术、医学等领域的突破提供了助力。这项研究在美国能源部托马斯·杰斐逊国家加速器设施开展。研究结果显示,作为物质... 2025-05-19 核物理

    俄罗斯联合核研究所与巴西签署合作备忘录 推动多领域科研合作

    2025年5月8日,在莫斯科的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内,联合核研究所(JINR)与巴西联邦共和国科学、技术和创新部(MCTI)于N. E. 鲍曼核研究所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聚焦于加强双方在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协议提出在政府高层设立联合协调委员会(JCC)JINR - 巴西,旨在确保联合项目的系统选择与实施,尤其将借助JINR和巴西的大型研究基础设施,助力巴西及JINR成员国实现国家科技发展目标。此次备忘录的签署是双方持续合作的成果... 2025-05-13 俄罗斯核物理

    爱尔兰正式成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准成员国

    2025年5月8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与爱尔兰签署协议,正式接纳爱尔兰为该组织的准成员国,此举标志着双方在科研合作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总干事 Fabiola Gianotti 和爱尔兰继续教育、研究、创新和科学部长 James Lawless(图片来源:CERN)当日,CERN总干事法比奥拉·贾诺蒂(Fabiola Gianotti)与爱尔兰继续教育、高等教育、研究、创新和科学部长詹姆斯·劳利斯(James Lawless)共同签署相关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一旦CERN确认爱... 2025-05-09 核物理

    利用核反应产生的原子核检验量子理论

    由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领导、明斯特大学和耶拿大学等机构科学家参与的团队,通过核反应成功生成并分离了铋-208的类氢离子,同时对其跃迁能量作出了非常精确的预测和试验验证。该研究利用核反应产生的原子核,为强磁场量子电动力学测试奠定了基础,并证明了激光光谱对其他奇异原子进行研究的可行性。相关成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物理》杂志上。类氢离子,即仅束缚一个电子的原子核。对于质子数较高的重核,强大的静电... 2025-04-30 核技术核物理原子核

    科研人员提出研究宇宙早期物质形态演化的新探针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分析重离子碰撞后产生的粒子指纹,提出了一种可能揭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出现的关键指标,为探索宇宙诞生之初的物质形态演变提供了新视角。相关成果发表在《物理快报B》(Physics Letters B)上。图:宇宙演化示意图 图源/2013 J. Phys.: Conf. Ser. 454 012051约138亿年前,在宇宙诞生后的百万分之一秒内,整个宇宙曾处于一种超高温高压状态,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不是质子和中子,而是自由的夸克和胶子... 2025-04-22 核物理原子核

    兰州大学联合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基于BESIII数据发现Ω-超子激发态的实验证据

    近日,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肖栋青年研究员与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罗涛课题组合作,在Ω-超子激发态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Evidence for two excited Ω- hyperons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34, 131903 (2025))上。该成果基于中科院高能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的北京谱仪III(BESIII)探测器获取的实验数据完成。1964年,盖尔曼(M. Gel 2025-04-21 核物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

    中国核物理代表团访问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G.I.Budker核物理研究所

    近日,由俄罗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及山东大学10名代表组成的中国代表团,以核物理研究所名义对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G.I.Budker核物理研究所(INP)展开访问。此次访问聚焦高能物理与加速器物理领域合作深化,并重点交流了俄罗斯超级Charm-tau Factory对撞机项目与中国超级Tau Charm Factory对撞机项目的并行研发进展。从左至右:刘建北教授、唐静宇教授、郑彦恒教授。照片 - A. Skovorodina。访问期间,代表团成员郑阳恒教授(中国科... 2025-04-19 核物理俄罗斯中国

    LHC铅核碰撞中首次发现顶夸克

    近日,科学界迎来一项重要发现:顶夸克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铅核碰撞中被首次观测到。这一发现标志着人类对宇宙大爆炸后最初阶段的认知取得了关键进展,彼时宇宙沉浸于夸克与胶子的混合物之中??淇私鹤拥壤胱犹?QGP)是一种在极端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在QGP中,夸克作为质子和中子的构成单元,胶子则通过传递强核力将夸克紧密结合。通常情况下,夸克和胶子被束缚在核子内部,而QGP的特性在于它们会暂时获得自由。依据宇宙演化模型,QG... 2025-04-10 核物理大型强子对撞机

    JINR中子物理实验室团队获环形中子储存环相关专利

    近日,JINR(联合核子研究所)中子物理实验室传来喜讯,该实验室员工Yuri Nikitenko、Evgeny Kolupaev和Valery Zhuravlev共同成为一项关于在环形中子储存环中脉冲注入和锁定中子方法的专利作者。该发明聚焦于提升封闭空间内中子密度与停留时间的技术手段。具体而言,在通过脉冲源向注入区域注入中子的过程中,利用电磁铁在储存装置侧壁生成磁场。当中子成功被锁定于储存装置内部时,于中子源脉冲间隔时段移除磁场。电磁铁的布置方式经过精心设... 2025-04-10 核物理

    CERN或捕获新粒子

    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网3日消息,该中心紧凑缪子线圈(CMS)团队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产生的数据中观测到一个出乎意料的特征,这可能预示着一种前所未见的粒子,即拓扑偶素的存在。拓扑偶素是物理学家长期以来预测但从未真正观测到的一种夸克偶素,即由夸克与其对应反夸克组成的不稳定束缚态。在已知的夸克偶素中,包括粲偶素和底偶素已分别于1974年和1977年被发现,底偶素也是迄今被认为是最小的复合粒子。但拓扑偶素若被证实存在,尺寸将... 2025-04-07 核物理大型强子对撞机

    我研究团队揭示原子核电磁辐射谱低能增强现象产生机制

    3月31日,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牛一斐教授团队在核物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揭示了原子核电磁辐射谱中低能增强现象的产生机制,破解了困扰学界20余年的科学谜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导致电磁辐射谱低能增强现象的集体运动图像及其激发谱与跃迁分布特征示意图。受访者供图原子核的电磁辐射谱体现为γ射线强度函数。γ射线强度函数是原子核电磁跃... 2025-04-02 原子核核物理

    中国学者首次分析揭示质子内部横动量依赖的螺旋度分布

    近日,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横向核子层析合作组—在质子自旋结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成功提取了质子中横动量依赖的部分子螺旋度分布函数(TMD helicity distributions)。这一研究成果以First Extraction of Transverse-Momentum Dependent Helicity Distributions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自上世纪80年代质子自旋危机揭示夸克自旋仅 2025-03-31 核物理粒子物理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