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超新星可短暂成为“PeVatrons”天然粒子加速器
近日,根据最新研究,超新星能够暂时转变为PeVatrons——可产生能量超过千兆电子伏特(PeV)宇宙射线的天然粒子加速器。这一发现为理解宇宙射线来源提供了新线索。星系际宇宙射线主要由高能粒子构成,其中大部分是质子,少量为重原子核。这些粒子大部分被地球磁场和大气层过滤,仅一小部分能到达地表。据估算,每秒大约有一道宇宙射线穿过人体。其能量范围广泛,从几电子伏特(eV)到几拍电子伏特(PeV),甚至高达一百万亿电子伏特,约为大型强子对撞机(LH...
核天体物理|追随人类探索浩瀚宇宙的脚步
在此基础上,空间天文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人类可以突破地球大气层的阻隔,到地球以外观测天体的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γ射线等波段。新技术促使地面上的望远镜口径和分辨率不断提高,这些望远镜与空间天文卫星一道,积累了大量的观测资料,科学家得以发现了活动星系核、伽玛射线暴、X射线双星、引力透镜、暗物质与暗能量等一大批新的现象和天体。
利用 “圣杯”反应解码黑洞“禁区”,他们发现......
黑洞无法直接观测,可以通过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研究表明,黑洞质量“禁区”的位置和宽度与被称为核天体物理“圣杯”反应的12C(α,γ)16O的反应率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较大的“圣杯”反应的天体物理反应率可以提高大质量恒星在核心氦燃烧结束之后16O的丰度,从而导致随后的恒星燃烧过程有利于产生更多的正负电子对,使得黑洞质量“禁区”的上下限降低。
核天体物理|地下2400米研究暗物质,探测器的背后是中核!
近日,从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获悉,2022年8月底,由该公司研发生产的锗同位素材料实现自主化、批量化供应,并顺利交付清华大学。该项目产品的成功交付,标志着中核集团突破国外垄断,首次实现富集锗同位素材料批量化生产并在该类材料领域实现国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