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科学家首次构建了火星空间完整的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质子能谱,对火星空间辐射环境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粒子对撞机内首次探测到中微子
据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官网20日报道称,该校物理学家主导的“前向搜索实验”(FASER)首次探测到粒子对撞机产生的中微子,此前该团队曾观察到6个中微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此次新发现有望加深科学家对中微子的理解,还有助揭示行进较长距离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宇宙中微子,为管窥遥远宇宙打开一扇窗。
CMS发布双希格斯玻色子产生率新限制,探索宇宙稳定性线索
希格斯玻色子对生成候选事件的事件展示。(图片:CERN)自2012年CMS和ATLAS实验团队宣布发现希格斯玻色子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以更高的精度测量其质量和与其他粒子的相互作用。近日,CMS实验团队发布了一项新研究成果,该成果聚焦于希格斯玻色子与自身的相互作用,这一研究可能为物理学家揭示宇宙稳定性的关键线索。为了探究希格斯玻色子与自身的相互作用,物理学家们寻找了一个比产生一个希格斯玻色子更为罕见的现象——双希格斯玻色子的产生。...
宇宙射线|太空对撞机在科学上成立吗?宇宙中的高能粒子流与次级粒子
“建新加速器不是我的提议,我一直认为用多建加速器的方法与智子赛跑愚不可及,所以我去了太空。”……“我们这次在空间站开展的项目,就是对宇宙射线中的高能粒子进行研究,换句话说,用宇宙代替高能加速器。这种事情以前一直在做,但由于宇宙中高能粒子分布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物理学前沿所需要的超高能粒子很难捕捉到,因而不能代替加速器研究。对宇宙高能粒子的检测方式与在加速器终端的很相似,但每个检测点的成本很低,可以在太空中建立大量的检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