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离子新闻

RIBLL2新建实验终端实现中等质量区束流碎裂产物的清晰鉴别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在兰州第二条放射性束流线(RIBLL2)上建成新的实验终端,并实现了中等质量区束流碎裂产物的清晰鉴别。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放射性核束实验技术的兴起,核物理研究迎来了新机遇。过去几十年间,世界范围内建成了多台放射性核素分离装置,例如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的FRS、法国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的LISE、日本理化学... 2025-08-23

俄罗斯专家研发高效吸气泵助力同步加速器及等离子体装置发展

在加速器运行中,带电粒子需在深真空(约相当于地球到月球一半距离的真空)环境中运动。若真空条件不佳,电子会高速与残留气体原子碰撞,在真空室壁散射消亡,导致电子束寿命缩短、加速器周围辐射背景增加。为确保装置设计参数,加速器真空室真空度须比普通房间低12个数量级。为此,同步加速器储存环将安装800台由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校布德克尔核物理研究所(INP SB RAS)与Optikon有限责任公司、AO Polema粉末冶金厂专家共同研发制造的吸气泵(... 2025-08-23

强流极化H/D离子源系统通过专家测试验收

8月1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离子超导同步加速器(NICA)上的关键技术合作研究课题四下一代重离子加速器关键部件合作研制——强流极化H/D 离子源在兰州成功通过专家组测试验收。由来自兰州大学、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及近代物理研究所的专家组现场参加了测试。自旋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极化离子束中粒子自旋取向高度有序排列,允许人们利用自旋这一额外的自由度开展高精度前沿物理研究。极化离子源是产生强流高品... 2025-08-23

安徽省副省长任清华一行到访上海电气核电集团 共促聚变新合作

8月15日,安徽省副省长任清华一行到访核电集团,实地调研了核电集团下属上核公司和一机床公司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了核电集团在核岛主设备、关键部组件制造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装备能力,并对集团在核电及聚变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优势表示高度认可。核电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李华纲出面接待,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等离子体所)副所长陆坤,核电集团市场项目部、上核公司、一机床公司相关人员陪同。核电集团与等离子体所在核聚变... 2025-08-22

俄罗斯物理学家开发新模型助力托卡马克反应堆控制

8月19日据塔斯社消息,俄罗斯物理学家开发出一种理论模型,可一致描述托卡马克热核反应堆运行中危险的垂直等离子体不稳定性机制,为创建更可靠的热核反应堆控制系统开辟了道路,该消息由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MIPT)科学传播中心报道。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研究员弗拉基米尔·普斯托维托夫(Vladimir Pustovitov)解释称,之前的模型虽精妙且能相对简单解决问题,但适用范围狭窄,初始假设要求等离子体形状变化时真空室形状也随之改变。而此次创建的通用... 2025-08-20

星环聚能在高场侧加料、等离子体控制及“AI+核聚变”技术融合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进展1 星环聚能已初步掌握高场侧加料技术,自主研发的紧凑超声分子束进气阀,能适配球形托卡马克狭窄的高场侧空间,使等离子体加料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三倍。同时,该技术配合 PCS 位形控制,成功实现了快速的前馈密度控制。高场侧加料前馈控制进气对等离子体密度的影响进展2 星环聚能在等离子体磁约束控制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已初步具备 isoflux 控制能力,大幅提升了等离子体形状控制的精细程度,实现了从 0 维全局参数控制到 1 维精细分... 2025-08-16

10亿,苏州建立重离子加速器治疗装备

随着重离子治疗装备需求的增加,国科离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决定,将在苏州高新区建立生产基地,用于重离子治疗装备的研发和生产,建设内容包括研发楼、销售中心、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周期24个月,总投资10亿元。此次签约项目规划建设重离子医疗设备华东区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及核药产业化基地。该项目土建已启动,根据项目建设计划,预计2026年完成设备安装和调试、2027年开始装置检验注册并投入临床。国科离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 2025-08-16

俄罗斯科学家开发离子束处理植入物新法降炎症风险

即使是最高质量的植入物,无论植入部位和用途如何,都会引发免疫系统的异物反应,导致植入物周围形成致密结缔组织囊,引发慢性炎症甚至感染。研究表明,高达30%的植入后并发症与此有关。为避免这种情况,医生常让患者接受特殊治疗使免疫系统休眠,但这会使患者身体虚弱、更易感染病毒性疾病。彼尔姆理工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用离子束处理植入物的方法,让假体材料对免疫系统隐形。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将炎症细胞浓度降... 2025-08-16

美国公私合作研发新AI方法加速聚变研究计算

近日,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美国能源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催生出一种新的人工智能(AI)方法,可更快找到核聚变中能让容器免受等离子体高温侵袭的磁阴影区域,这对保护聚变容器内部至关重要。艺术家对聚变容器内部的诠释,其中一些内表面直接暴露在等离子体中。一些区域位于其他部件的磁阴影中,因此被磁屏蔽,免受等离子体的高温影响。(插图来源:Kyle Palmer / PPPL 通讯部)... 2025-08-15

中山大学团队在弱磁化等离子体研究获突破

近日,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研究团队在弱磁化等离子体自组织过程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以Three-Dimensional Helical-Rotating Plasma Structures in Beam-Generated Partially Magnetized Plasmas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图1 弱磁化电子束等离子体中三维螺旋结构的形成过程该团队研究发现,轴向磁场约束下等离子体可自发形成 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