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RIBLL2新建实验终端实现中等质量区束流碎裂产物的清晰鉴别

2025-08-23 09:16     来源: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放射性束流线 放射性核素重离子加速器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在兰州第二条放射性束流线(RIBLL2)上建成新的实验终端,并实现了中等质量区束流碎裂产物的清晰鉴别。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放射性核束实验技术的兴起,核物理研究迎来了新机遇。过去几十年间,世界范围内建成了多台放射性核素分离装置,例如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的FRS、法国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的LISE、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RIPS和BigRIPS、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A1900和ARIS、我国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的RIBLL1和RIBLL2等。这些装置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可研究的核素范围。

RIBLL2是连接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装置中主环(CSRm)和实验环(CSRe)的放射性束流线,同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条可以提供能量高于300 MeV/u次级束流的碎片分离器装置之一。在RIBLL2中间焦平面下游,建有外靶终端。在外靶终端开展实验时,由于仅能使用RIBLL2前半段对束流进行分离和纯化,加之粒子的飞行时间较短,导致粒子鉴别能力受限,因此主要用于轻核区原子核研究。为拓展研究范围至中重核区,亟需在RIBLL2最后一个焦平面(F4)处新建实验终端,以充分利用整条RIBLL2束线的分离器功能。

过去几年间,近代物理所与北航联合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和升级了多种类型的探测器,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新建了RIBLL2-F4实验终端。

RIBLL2-F4终端建成后,研究团队利用400 MeV/u的氩-40束流与350 MeV/u的氪-78束流开展了两轮实验,测试了该实验终端的整体性能,清晰鉴别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次级束种类。以350 MeV/u氪-78束流轰击10 mm厚铍靶产生的锗-71为例,其电荷分辨约为0.2,质荷比分辨约为5ⅹ10-3。这一结果表明,RIBLL2整条束线对中等质量区束流的弹核碎裂产物已具备较好的粒子鉴别能力。新建的RIBLL2-F4终端在实验中运行稳定可靠,已具备开展电荷改变截面测量等放射性束物理实验的条件。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项目的支持。论文第一作者为近代物理所副研究员徐晓栋。近代物理所郑勇副研究员、孙志宇研究员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保华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图1:RIBLL2束流线和RIBLL2-F4实验终端。(图源/近代物理所)

图2:350 MeV/u氪-78束流轰击10 mm厚的铍靶,RIBLL2束线磁刚度按目标核锗-71设置时,氪-78碎裂

产物的粒子鉴别谱。(图源/Science Bulletin)



推荐阅读

强流极化H/D离子源系统通过专家测试验收

8月1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离子超导同步加速器(NICA)上的关键技术合作研究课题四下一代重离子加速器关键部件合作研制——强流极化H/D 离子源在兰州成功通过专家组测试验收。由来自兰州大学、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及近代物理研究所的专家组现场参加了测试。自旋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极化离子束中粒子自旋取向高度有序排列,允许人们利用自旋这一额外的自由度开展高精度前沿物理研究。极化离子源是产生强流高品... 2025-08-22

和祐医院质子重离子加速器成功出束

2025年7月23日,和祐质子重离子中心加速器出束仪式在和祐医院成功举行,现场首束质子/重离子束流在加速器内成功产生。顺德区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何翔威,美的创始人何享健,日立高新公司执行役员兼日立粒子线业务全球负责人伊丹博幸,日立中国总经理蠣崎忠康以及和祐国际医院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力,和祐国际医院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和祐医院院长刘效仿,和祐国际医院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和祐医院副院长李恒旭,和祐医院副院长兼肿瘤医学中心... 2025-07-30

国产氪-85自动监测仪正式交付投用

7月11日,Kr-85启新核章核电安全智慧化升级启动仪式在秦山核电举行。在中核环保与秦山核电领导的共同见证下,由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氪-85自动监测仪,正式交付秦山核电投用,标志着核电环境及流出物监测领域又一国产化成果取得重要突破。氪-85作为核电厂流出物中释放的放射性核素,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对核设施安全运行意义重大。此次交付的氪-85自动监测仪采用独特的色谱分离原理,能对气体中的氪-85进行高效除杂、低温吸附与变温浓缩... 2025-07-19

北极漂浮大学科考队收集巴伦支海沉积物研究放射性

7月13日塔斯社消息,北极漂浮大学(AFU-2025)科考队的科学家已开始收集巴伦支海海底沉积物,以开展放射性研究。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联邦北极综合研究中心(FICCIA)环境放射学实验室主任叶夫根尼·雅科夫列夫在莫尔恰诺夫教授号科考船上向塔斯社表示,海底沉积物中积累了放射性核素,研究这些沉积物有助于了解俄罗斯北极西部的污染程度。雅科夫列夫称,海底沉积物是放射性活跃积累的环境,由海洋环境中的悬浮物形成并充当积累环境。北极地区曾... 2025-07-14

原子核质量测量揭示新质子幻数出现

7月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首次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发现在硅-22中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当原子核的质子数或中子数为2、8、20、28、50、82、126时,原子核会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性质,因此这些数字被称为幻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物理学家梅耶和简森等提出了原子核的壳模型,成功解释了幻数... 2025-07-10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