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国际新闻

俄罗斯原子能公司莫斯科技术学院完成国际核培训

近日,来自13个国家的21名人员在俄罗斯原子能公司莫斯科技术学院完成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举办的有关核燃料循环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活动战略的培训课程。为期五天的培训中,学员学习核燃料管理全过程,尤其关注开放式和封闭式核燃料循环框架内处理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可能方法??纬淌紫铱死锼雇蟹颉ば焕锍?,从国家核计划初始就制定清晰战略是其长期成功的关键,此次培训为学员提供了应对核计划关键环节的实用工具。该技术学院持续开展核... 2025-08-20

全球首次!科研团队用缪子成像为煤矿采空区拍“CT”

记者8月19日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煤科)获悉,中国煤科西安研究院科研团队日前首次利用缪子成像技术对煤矿采空区进行了内部结构成像,成像试验在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的采空区探测中均取得成功。图为缪子探测装备缪子是构成宇宙世界的12种基本粒子之一。利用缪子这一宇宙粒子为煤矿采空区拍摄‘CT影像’,在国际上尚属首例。高能缪子监测新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中国煤科一级首席科学家董书宁介绍,这为我国煤矿地质隐蔽... 2025-08-20

浦项科技大学开发出液态下分离氚的石墨烯技术

8月19日,浦项科技大学宣布,由先进核工程系和环境工程系严友容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石墨烯技术,可在液态下分离放射性废水中的氚。该研究作为解决福岛核电站污染水等全球放射性废水问题的新方案备受关注,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出版的材料领域国际学术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氚是核电站产生的放射性氢,主要以水分子形式存在,进入人体会发射内部辐射,需严格管理。此前,氚只能在气态下分离,去除液... 2025-08-20

国际原子能机构废镭源转移项目助力癌症治疗

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废镭源转移用于癌症治疗的项目已开展近十几次国际转移。巴西核技术发展中心的技术专家瓦莱丽亚·库恰(Valeria Cuccia)在重新包装过程中处理装有镭-226源的胶囊。(图片:CDTN)上个月,突尼斯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通过全球镭 - 226管理倡议,完成向美国转移100多枚废旧镭源的工作,这些镭源将被回收利用以支持晚期癌症治疗。目前,巴西转移近400枚镭源的准备工作处于最后阶段。上个月,由巴西核技术发展中心和一家美国放射性制药... 2025-08-19

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赴极致安全核燃料碳化硅包壳项目产学研基地开展调研

近日,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副主任李斌带队开展事故容错燃料(ATF)碳化硅(SiC)包壳加工制造技术调研,科计处、反应堆部、研究所相关人员参加。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国际加速对安全、可靠、经济并具有创新性的燃料技术进行研发。与传统UO2-Zr燃料体系相比,事故容错燃料通过采用先进材料和工艺,可降低氢气产生率,增强包壳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反应堆抵抗事故的能力,进而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竞争力和经济性。其中SiC复合包壳材料具有高熔点、高... 2025-08-19

核电集团“一体化供热堆换热组件关键技术研究和样机研制”项目顺利通过临港管委会验收

近日,由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承制的一体化供热堆换热组件关键技术研究和样机研制项目评审通过。该项目作为临港新片区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专项,本次受临港管委会委托,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召开验收评审会,经会议评审和现场考察,认为该项目达到任务书规定的各项指标,顺利验收。供热堆用高效热交换装置是核电集团与上海核工院联合完成的首台产品,掌握的换热组件绕管技术、组装技术及关键性能验证试验等关键技术将应用于山东海洋一体化小... 2025-08-17

核能国际公众沟通活动及第十三届“魅力之光”全国核科普夏令营在海南闭幕

8月8日,中国核电联合相关方共同主办,海南核电承办的第十三届魅力之光全国核科普夏令营暨国际公众沟通活动在海南核电闭幕,活动通过国内外行业专家主旨演讲、《沟通无界 核创未来》国际公众沟通倡议发布、沙龙对话、魅力之光十佳核科普讲解员展示等环节,集中分享中国特色最新核能公众沟通和核能科普实践成果,汇聚核能公众沟通的全球智慧,点亮青年学子心中追求核能未来的梦想?;疃咕傩辛肆崃缓臝P形象发布,魅力之光核科普讲解员风采展示... 2025-08-14

中山大学团队在弱磁化等离子体研究获突破

近日,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研究团队在弱磁化等离子体自组织过程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以Three-Dimensional Helical-Rotating Plasma Structures in Beam-Generated Partially Magnetized Plasmas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图1 弱磁化电子束等离子体中三维螺旋结构的形成过程该团队研究发现,轴向磁场约束下等离子体可自发形成 2025-08-14

我国科研团队突破电化学海水提铀关键技术瓶颈

8月12日,记者从西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核素分离与核环境安全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协同配位—还原界面一体化电极新材料,实现了从海水中电化学提取黑色二氧化铀产物,为全球铀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光伏耦合能源自持式流动型电化学海水提铀装置海试图。受访者供图在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与日俱增的当下,核能作为高效、低碳能源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陆地铀资源的稀缺长期以来阻碍着核能产业的稳... 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