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废镭源转移用于癌症治疗的项目已开展近十几次国际转移。
巴西核技术发展中心的技术专家瓦莱丽亚·库恰(Valeria Cuccia)在重新包装过程中处理装有镭-226源的胶囊。(图片:CDTN)
上个月,突尼斯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通过全球镭 - 226管理倡议,完成向美国转移100多枚废旧镭源的工作,这些镭源将被回收利用以支持晚期癌症治疗。目前,巴西转移近400枚镭源的准备工作处于最后阶段。上个月,由巴西核技术发展中心和一家美国放射性制药公司组成的团队已对397个镭 - 226源进行处理,预计8月完成运往美国,其中包括玛丽·居里80多年前访问巴西时捐赠给一所大学医院的三个镭源,这些镭源运抵美国后将增加锕 - 225生产原料,推动全球癌症治疗发展。
全球镭 - 226管理倡议于2021年启动,旨在帮助遗留镭源持有者与能将其转化为有价值放射性药物的组织建立合作。原子能机构通过该倡议提供协助开展镭源清查、表征、预处理和辐射监测等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核燃料循环和废物技术处处长奥列娜·米科莱丘克称,参与镭 - 226转移的国家团队对加入该倡议并受益其支持表现出高度兴趣与奉献精神,他们的合作及各国当局的承诺有助于为废镭源建立强有力的安全和安保实践。
镭在20世纪初被发现后,曾用于放射治疗和近距离放射治疗等,如今基本被更安全有效的放射性同位素取代。全球数十个国家拥有安全储存但未使用的废弃镭源,参与该倡议的约80个国家正与能将镭 - 226转化为锕 - 225的组织合作,锕 - 225是用于癌症靶向α疗法的稀有放射性同位素。
巴西国家核能委员会主任弗朗西斯科·龙迪内利赞扬核技术发展中心在此项工作中的专业精神和领导力,称团队在处理放射性遗留问题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工作还为生产新的癌症治疗工具提供原材料,体现了核应用循环经济的意义。
同样在6月,突尼斯从突尼斯肿瘤研究所运回50支近距离放射治疗针头和导管以及75个以前用于避雷针的金属箔,转运遵循严格安全规程且未检测到污染。突尼斯国家辐射防护中心(CNRP)主任拉蒂法·本·奥姆拉内表示,此次镭 - 226源转移作业的成功得益于多个组织的有效协调,该行动战略借鉴了2022年至2024年拆除和遣返六个废弃钴 - 60源的经验。
此外,克罗地亚、多米尼加共和国、希腊、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印度尼西亚、黎巴嫩、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津巴布韦等国家计划于2025年进行更多废镭源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