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新闻
6月2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强磁场中心承担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强光磁集成实验装置关键技术预研项目,在安徽省工程咨询研究院(受安徽省发改委和合肥市发改委委托)组织的专家验收会上顺利通过验收。验收组专家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鹏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的10位专家组成。专家组组长由华东理工大学钱...
2025-06-24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联合巴西航空航天技术学院、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合作者在强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从理论出发深入探讨了强子内部夸克—胶子相互作用对强子部分子分布的影响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16日以快报的形式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D上。强子是由夸克和胶子组成的复合粒子,质子、中子、π介子等都属于强子家族。研究强子内部夸克和胶子的行为对于理解物质微观结构的奥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2025-06-23
铁,作为宇宙和太阳系中丰度极高的重元素之一,在天体物理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其合作者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m),开展了M壳层类钠铁离子Fe15+的双电子复合精密谱学实验,首次获得了质心系碰撞能量为0-90 eV范围内的电子离子复合绝对速率系数,为天体和聚变等离子体诊断和建模提供了重要数据。相关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ApJS 27...
2025-06-21
6月10日上午,兰州大学核学科发展战略咨询会在城关校区召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柴之芳院士,兰州大学、北京大学严纯华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政国院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夏佳文院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赵红卫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叶国安院士,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王安民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刘建桥,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清平,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总经理边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
2025-06-1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超重核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利用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CAFE2),首次合成了新核素镤-210,该核素是目前已知的最缺中子的镤同位素。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29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合成与研究新核素是原子核物理研究的前沿热点,对于探索原子核的存在极限、揭示新物理现象、深化对物质结构的理解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极端缺中子的锕系核区,新核素的产生截面极低(皮巴量级),且寿命极短(...
2025-06-05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雍高产研究员团队提出了探测超子势的新方法,为探索中子星超子谜题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快报B》(Physics Letters B)和《物理评论C》(Physical Review C)。超子势(超子与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势)的研究近年来成为核物理与天体物理交叉领域的前沿热点,其核心目标在于破解困扰学界十余年的中子星超子谜题。传统理论认为,中子星内部在极高密度下会产生大量含奇异夸克的超子(如Λ粒子),这...
2025-05-31
5月14日,可控核聚变物理前沿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议在合肥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二十余位院士专家出席本次会议。等离子体所副所长陈俊凌代表依托单位致辞,向与会专家长期以来对实验室建设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为实验室的战略规划、科研攻关提供高水平指导。随后,重点实验...
2025-05-16
近日,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核安全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在广东惠州开展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ADANES)联合研究交流活动,共同推动ADANES技术在我国的创新发展与安全应用。ADANES是由近代物理所原创性提出的新一代核裂变能系统。该系统构建了核燃料闭式循环体系,可将长寿命高放射性核素嬗变为短寿命或稳定核素,显著提高燃料利用率并提升核能安全水平。近代物理所对ADANES技术进行了全面介...
2025-05-13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微束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首款微束系统自动设计代码CADAIT和基于生成式模型的人工智能微束结构生成智能体AIMPer,并创新性地将强化学习技术应用于微束聚焦控制,显著提升了微束系统的设计效率与调束智能化水平。传统微束系统设计高度依赖专家经验与复杂计算,耗时长达数月。研究团队开发的CADAIT代码通过融合矩阵方法与数值离子追踪技术,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实现了...
2025-05-12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联合多家科研单位成功研制出一套高性能数字化探测阵列,可实现奇特原子核衰变的高精度测量。该系统在β延迟质子发射、α衰变及直接质子放射性等稀有衰变过程的测量中展现出独特优势。相关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该探测阵列包含双面硅微条探测器、四分硅探测器与高纯锗探测器,同时结合了250 MHz采样率、14 bit精度的...
202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