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所新闻
大科学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应用基础研究的工具,是技术创新的载体,是支撑原创性研究的“基础设施”,是布局未来战略考量的创新载体,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国之利器”。过去几十年,中国陆续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同步辐射装置、科学卫星等一批大科学装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2022-10-17
“怀柔一号”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部署发射的首个机遇型空间科学项目,由中科院高能所提出项目概念,承担载荷和科学应用系统研制,并负责科学观测运行;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担任工程总体并承担地面支撑系统研制和运行;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负责卫星系统研制。“怀柔一号”卫星自2020年12月发射运行以来,项目团队克服困难、勇于创新,已探测到一大批伽马暴、磁星爆发、X射线暴、太阳耀斑等高能天体爆发现象。
2022-10-16
10月13日,广东省发改委主任艾学峰一行到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调研,中科院高能所副所长、东莞研究部主任陈延伟,东莞研究部副主任王生与梁天骄等接待了调研活动。艾学峰一行参观了CSNS直线加速器、快循环质子同步加速器、靶站谱仪大厅以及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等,详细了解了CSNS的基本情况、运行成果、用户群体、二期工程进展等,同时了解了南方先进光源前期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
2022-10-14
9月27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高能所制作的“中国散裂中子源运行原理模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幻影沙盘”参加了本次展览。
2022-10-13
9月30日,中科院高能所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增强器单元预准直工作全部完成,为增强器下一步的隧道准直、真空连接与封装以及储存环预准直等各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022-10-12
国庆假期,走进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的实验大厅里,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BSRF的线站员工和研究生们放弃节日休息的机会、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顺利完成了各光束线站的调束工作并对用户开放使用。高能所副所长董宇辉及多学科中心工会对工作人员和用户进行了慰问,对大家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2022-10-08
9月18日至19日,高能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机器学习技术在高能物理中的应用研讨会”。本次会议由高能所副所长曹俊提议,粒子天体物理中心副主任姚志国、实验物理中心罗武鸣和计算中心汪璐召集,计算中心和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承办。
2022-09-27
王贻芳此行在东莞研究部现场了解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合作谱仪以及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各项工作的进展,他要求研究部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平台的条件,与所本部共同努力,推进高能所的高质量发展。
2022-09-27
自1989年北京谱仪开始运行,我国在陶粲能区物理实验研究中已辛勤耕耘30余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奠定了我国在高能物理领域的地位,为实现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重要贡献。苑长征回顾了北京谱仪实验研究对粒子物理发展所起的作用,报告了BESIII实验的研究现状和近期计划,以及我国和国际上对下一代陶粲能区物理实验进行的预研。
2022-09-21
9月16日至17日,2022年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靶站谱仪运行年会在广东省清远市召开。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高能所东莞研究部与国内其他中子源和同步辐射装置的1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