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实验新闻
应ITER国际组织邀请,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近期率团访问法国。等离子体所所长宋云涛、合肥物质院国际合作处处长董少华参与访问。访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期间,在侯建国院长与ITER国际组织高层共同见证下,宋云涛代表等离子体所与ITER组织签署了深化合作协议。此次签署进一步强化了等离子体所在ITER运行、实验及未来聚变能技术研发中的地位,标志着双方战略合作迈入面向未来聚变堆国际人才培养的新阶段。新协议明确将依托等离子体...
2025-06-27
6月16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副总干事纳贾特·莫克塔女士一行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访问,国家原子能机构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访问。西物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张立波,党委副书记刘仲华出席活动。张立波对纳贾特·莫克塔女士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感谢IAEA长期以来对西物院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介绍了西物院总体情况、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技术特点和最新科研成果以及西物院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关键设备研发试制等方...
2025-06-21
近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副总干事罗德隆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调研,了解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最新科研成果和ITER项目进展,科技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国际合作处相关同志陪同调研。西物院党委书记刘叶,副院长陈庆川、冯勇进出席活动。座谈会上,刘叶对罗德隆的到访表示欢迎,感谢ITER组织一直以来对西物院发展的关心和指导。刘叶指出,ITER在世界聚变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西物院作为ITER...
2025-06-18
据塔斯社6月16日消息,美国物理学家发现此前不为人知的档案数据和出版物,并借此重现了物理学家亚瑟·鲁利格于1938年进行的人类首次热核聚变实验。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C》杂志上,研究人员指出,这些曾被国际社会遗忘的实验,可能为制造第一颗热核炸弹提供了灵感。由杜克大学教授沃纳·托诺带领的一组美国物理学家和科学史学家,在研究2023年发现的与曼哈顿计划(美国原子弹研制计划)早期历史相关的文献和科学出版物时得出上述结论。其...
2025-06-18
6月12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民用核能技术与未来能源产业发展圆桌会议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文清,泰国高等教育与科研创新部部长素帕玛?易萨拉帕迪,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署长拉克萨纳?特里?汉多科,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副总干事罗德隆,中核集团副总经理张凯等重要嘉宾出席会议、致辞。本次会议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
2025-06-17
近日,国际聚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德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携手合作,在温德尔斯坦7-X(W7-X)仿星器上创造了持续时间超过30秒的最高性能持续聚变实验纪录,将时间延长至整整43秒,这一成果标志着世界向商业化聚变发电厂迈进了一步。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温德尔斯坦7-X真空容器内部。(图片来源:Jan Hosan / 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W7-X是一台仿星器,由位于德国的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运营,其系统由美国能源部(DOE)设计和建...
2025-06-04
近日,英国核聚变托卡马克装置迎来重大升级,其关键波纹波导组件获得全新升级。这些由通用原子公司(GA)研发的组件已顺利运抵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卡勒姆园区。此次交付的组件将用于升级兆安球形托卡马克装置(MAST)。MAST作为下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即将开展一种名为电子伯恩斯坦波(EBW)加热的新型等离子体加热方法测试。该方法通过电磁波来增强并引导等离子体内的带电粒子,而等离子体正是核聚变所需的过热物质状态。通用原子能集团磁聚...
2025-05-27
近日,国家点火装置(NIF)在最新实验中突破聚变能界限,功率输出显著提高。据接近该项目的消息人士向TechCrunch透露,在最近的实验尝试中,净正聚变实验首次产生了5.2兆焦耳的能量,随后更是惊人地产生了8.6兆焦耳的能量。根据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最近发布的报告,NIF于2025年2月23日进行了第七次点火,创下了2.44倍的靶标增益(能量产出与靶标能量之比)新纪录,2.05兆焦耳的点火产生了5.0兆焦耳的能量,这是2.05兆焦耳点火中的最高值,也是所...
2025-05-19
近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项目迎来重要里程碑,已成功制造出组装脉冲磁系统的所有部件。这一超导系统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同类系统,其核心组件的顺利生产标志着ITER项目在核聚变能源研究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ITER项目的脉冲磁系统中央螺线管由美国制造,作为该系统的最后一个关键元件,它的完工为整个磁系统的组装铺平了道路。该中央螺线管将与俄罗斯、欧洲和中国生产的六个环形极向场磁铁协同工作,共同构成这一重达近3000吨的庞大系...
2025-05-14
中央螺线管模块(图片:通用原子公司)近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迎来关键进展,其18米高中央螺线管的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110吨超导磁体在美国完成制造和测试,中央螺线管组装工作预计很快启动。ITER聚变装置的中央螺线管由六个4米高、110吨重的圆柱形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的制造都极为精密,需用约6公里长的铌锡超导电缆缠绕而成,整个过程耗时两年多,涵盖制造与验证阶段。最后的工厂测试环节,通过模拟模块在ITER运行期间可能遭遇的条件,来验...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