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离子新闻

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大科学装置激活医疗新动能

截至2025年2月底,首台国产医用重离子治疗装置已累计治疗患者超1800例。近日,记者在参加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项目成果转化主题采访时,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原院长、首代医用重离子项目负责人肖国青向记者介绍,首台国产医用重离子治疗装置5年间运行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技术、性能、价格和运行维护保障等方面优于进口装备。首台装置的成功应用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肖国青告诉记者,研究所将持续优化技术并推进产业落地... 2025-03-27

核聚变研究取得新进展:模拟优化SPARC冷却系统气阀配置

在核聚变系统中,当等离子体出现异常时,快速冷却以防止设备损坏至关重要。联邦聚变系统研究人员提出,通过大量注入气体来快速驯服比太阳还热的等离子体是一种有效方法。但气阀的数量和配置成为了一个需要精细平衡的问题。为了找到这个平衡,研究人员求助于由美国能源部(DOE)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科学家开发和维护的计算机代码M3D-C1。该代码用于模拟不同的阀门配置,结果表明,在聚变容器周围间隔六个气阀,顶部三个,底部三个,可提供... 2025-03-26

日冕物质抛射电荷交换EUV谱线测量获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中心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日冕物质抛射电荷交换量子态精确测量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于3月18日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重要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277,35(2025)上。图:(a-b) 实验所得N5+与He电荷交换EUV谱线和线强比;(c) 日冕物质抛射示意图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剧烈活动导致的大规模带电离子物质和能量释放的极端空间天气现象,会引发强烈的地磁暴,严重影响卫星通信、导航系... 2025-03-26

俄科学家开发新诊断系统精准测量等离子体能量损失

带有标记诊断系统的 GDL 方案。由 E. Soldatkina 提供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G. I. Budker核物理研究所(INP SB RAS)的专家开发了一种新型诊断系统,该系统能够高精度地测量用于控制受控热核聚变(CTF)实验中的等离子体的开放式磁系统的能量损失。相关研究在GDL(气体动态阱)装置上进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中捕获的能量有20%到40%会在磁场中损失。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等离子体物理学杂志》上。GDL设施是INP SB RAS独特的研究综合体长... 2025-03-24

国际研究小组在核聚变湍流模拟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一项全面的实验研究中,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证实了领先的湍流模拟代码的计算,这标志着理解核聚变装置湍流传输过程的重大突破。该研究现已发表在科学期刊《自然通讯》上,为预测核聚变发电厂的性能奠定了重要基础。来自加兴 IPP 的核心团队将 ASDEX Upgrade 的两次放电的等离子体测量数据与…… [更多]照片: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Frank Fleschner未来的核聚变发电厂旨在通过融合轻原子核来高效地产生可用能源。其... 2025-03-22

日本QST与NTT建立AI预测方法 助力核聚变能实际应用

3月17日,日本国家量子与放射线科学技术研究所(QST)和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宣布,双方建立了应用于等离子体约束的AI预测方法,这一成果对于核聚变能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据悉,QST与NTT于2020年签署了合作协议。在核聚变能源开发方面,QST一直致力于国际ITER项目,并作为日欧合作互补性Broader Approach活动的一部分,开发托卡马克实验装置JT-60A。同时,NTT也参与了自然资源和能源咨询委员会,并从电信网络行业的角度强调了创新核技术的重要性... 2025-03-22

俄科学家开发新诊断系统精准测量等离子体能量损失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G. I. Budker核物理研究所(INP SB RAS)的专家开发了一种诊断系统,该系统能够高精度地测量用于控制受控热核聚变(CTF)实验中的等离子体的开放式磁系统的能量损失。相关研究在GDL(气体动态阱)装置上进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中捕获的能量有20%到40%会在磁场中损失。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等离子体物理学杂志》上。带有标记诊断系统的 GDL 方案GDL设施与其他三个开放式陷阱——KOT(紧凑型轴对称环面)、GOL-NB(波纹... 2025-03-21

萨里大学领导的研究为中子星碰撞中核反应提供实验数据

3月18日,物理学家成功测量了中子星碰撞中可能发生的核反应,为之前仅被理论化的过程提供了直接的实验数据。这项由萨里大学领导,并与约克大学、塞维利亚大学和加拿大国家粒子加速器中心TRIUMF合作的研究,为宇宙中最重元素的形成方式提供了新的见解,甚至可能推动核反应堆物理学的发展。该研究标志着首次使用放射性离子束测量弱r过程反应截面,具体研究的是94Sr(α,n)97Zr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锶的放射性形式(锶-94)吸收α粒子(氦核),... 2025-03-20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开发实时跟踪熔盐化学变化新方法 推动熔盐反应堆能源生产

近日,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实时跟踪熔盐化学变化的方法,为部署熔盐反应堆进行能源生产奠定了重要基础。熔融盐气溶胶的 LIBS 等离子体由喷射盐容器形成。图片来源:Zechariah Kitzhaber/ORNL,美国能源部加热至熔点以上的盐可用于溶解铀,形成的混合物在熔盐反应堆中既可作为冷却剂,也可作为燃料。值得一提的是,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早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就曾运行过两座实验性熔盐反应堆,但目前美国尚无在运行的熔盐反... 2025-03-20

库尔恰托夫研究所T-15MD托卡马克实现等离子体电流新突破

3月18日,塔斯社报道,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研究中心的专家在T-15MD托卡马克装置中成功获得了等离子体电流为500kA的等离子体放电,这一数字自2023年12月以来几乎翻了一番。此消息由库尔恰托夫热核能与等离子体技术综合体托卡马克实验物理部主任娜塔莉亚·基尔内娃在国际兹维尼戈罗德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热核聚变会议上报告。据回顾,2023年12月,T-15MD托卡马克已实现了等离子体电流260kA、持续时间超过2秒的等离子体放电,这一成果创造了俄罗斯托卡...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