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新闻
55年来,天文学家探测脉冲星的数目接近4000颗,其中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发现500多颗。脉冲星已经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天然实验室,其观测研究具有涵盖多波段和多信使(电磁波、引力波、中微子、宇宙线)的全方位特性。目前发现的脉冲星有10余种,星体的磁场、自转、质量、辐射机制等表现出多样特征,其起源与演化依然是个谜团。
2023-02-15
经过与大角度分光日冕仪在同一时期获取的光学遥感观测数据对比后发现,此次的电子总含量变化是由于日冕物质抛射(CME)现象引起的。CME现象是太阳最剧烈的爆发现象之一,可快速抛射大量携带有磁场的等离子体。
2023-01-30
经过与大角度分光日冕仪在同一时期获取的光学遥感观测数据对比后发现,此次的电子总含量变化是由于日冕物质抛射(CME)现象引起的。CME现象是太阳最剧烈的爆发现象之一,可快速抛射大量携带有磁场的等离子体。
2023-01-16
探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成功获得太阳过渡区图像和全球磁场勘测图……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创新X”系列首发星(即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发布了第二批科学和技术成果。
2023-01-13
此后,在美苏的太空竞赛中,尽管双方都在力争太空领域中的第一,无瑕开展专门的太空研究,但是在各种航天器中都力争携带了粒子探测器、磁场探测器和其它空间环境探测载荷,获得了大量的针对空间环境的原位(in-situ)探测数据。由此诞生的,以研究空间为主要目标的学科,逐渐浓缩为等离子体物理或空间物理。
2023-01-13
科学岛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此前,“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刷新世界纪录”已入选由科技日报社主办、部分两院院士和媒体人士共同评选出的2022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2023-01-13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经过四个多月的在轨测试与试验,由该院微小卫星创新院抓总研制的创新X系列首发星——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SATech-01),近期又获得了一批令人振奋的科学与技术成果。其中,包括我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国际迄今最亮伽马暴、国产量子磁力仪首次获得的全球磁场勘测图。
2023-01-12
美国能源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太阳日冕加热过程,它有助解释为什么围绕太阳的大气层——日冕会比太阳表面热得多。这一发现或会提高解决一系列天体物理难题的能力,例如恒星形成、宇宙中大规模磁场的起源,以及预测可能扰乱手机服务和地球电网停电的空间天气事件的能力。
2022-12-28
12月25日,由科技日报社主办、部分两院院士和媒体人士共同评选出的2022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科学岛“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刷新世界纪录”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2022-12-26
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广西相对论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副教授谢斐博士带领国际团队观测发现,船帆座脉冲星风云X射线辐射的偏振度趋近理论预言的最大值,证实了辐射区域的磁场完美有序,对粒子加速机制模型提出严格的限制。
20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