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新闻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栗建兴教授团队与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牛一斐教授团队合作,针对核物理中长期存在的难题——“电子激发核巨共振中的角动量转移机理”,发展了一种角动量分辨的非弹性散射理论,该理论自洽地考虑了电子的内禀自旋和轨道角动量自由度,提出基于电子探针调控原子核巨多极共振的新方案,为传统核结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2-11
哈萨克斯坦核物理(放射化学)发展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首都阿斯塔纳顺利举行。会上,哈萨克斯坦正式启动了至2030年的工业发展计划实施工作,该计划聚焦于核医学与核技术领域的发展
2025-02-11
2025年1月10日,第38届日本同步辐射研究学会年会和同步辐射科学联合研讨会在筑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原日本物质结构科学研究所(IMSS)所长、现大阪大学原子核物理研究中心教授小杉伸宏荣获第8届日本同步辐射研究协会同步辐射科学奖
2025-02-09
校园宇宙线观测联盟组织召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会
2025-02-08
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加速器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放射性镧同位素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精确测量了这些同位素的原子质量,并揭示了一个意外的核能转变特征,这一发现对现有核物理模型提出了挑战,并对天体物理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5-02-05
一项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揭示了研究人员在极端条件下利用日震学测量太阳辐射不透明度的新方法。这项工作不仅填补了我们对原子物理学的理解空白,还证实了最近的实验结果,为天体物理学和核物理学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
2025-02-04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德克核物理研究所(新西伯利亚)的专家为俄罗斯托卡马克 Globus-M2 开发了一套等离子体密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在2024年底的实验中成功证明了其有效运行,相关工作得到了俄罗斯科学基金会的资助
2025-02-04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能物理冒亚军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团队合作,基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
2025-01-25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能物理团队冒亚军、王大勇课题组与合作者基于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采集的正负电子对撞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技术,以超过10倍标准偏差的统计显著度首次观测到粲重子Λc+衰变为中子、正电子与电子中微子的半轻衰变过程
2025-01-20
联合核子研究所(JINR)核问题实验室核光谱和放射化学科学实验部的工作人员与杜布纳国立大学合作展示了先前未知的含碲塑料闪烁体方面取得的第一个重要成果
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