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院新闻
会上,张积运作了题为《加强全过程精细化计量管理,扎实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题报告,围绕计量的重要性、产业计量的现状及发展、计量在推动核工业技术进步的先行引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2022-09-17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安全生产有关会议要求,防范四川持续极端高温干旱采取限电停电措施导致的安全风险隐患,8月25日,生态环境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西南监督站)相关负责同志带队对四川省原子能院辐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突击检查。
2022-09-15
中核海得威、中核桐源以及原子能院产业开发部、核技术综合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2022-09-09
原子能院第十届科技委由高级顾问、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组成,共81人,下设核基础与共性技术、反应堆与核动力、核燃料与核材料、核化工、核技术应用、核安全与核设施退役6个专业组。
2022-08-20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收官之星”发射圆满成功,为全球服务提供坚实的基础。原子能院为其搭载的铷原子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铷同位素,为北斗导航的精准度提供了有力支撑,助力卫星飞向苍穹。铷原子钟(简称铷钟)被誉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心脏”,能够为系统提供高稳定的时间频率基准信号,是一个国家是否具备独立发展导航系统能力的核心标志之一。
2022-08-18
8月8日至13日,第二届核物理青年科学家学校(NUSYS 2022)学术活动在江西瑞昌举办,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等5个国家24所科研院校的近百位专家和青年学生参加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承办,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协办,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焕乔、马余刚出席并致词。
2022-08-18
质子是空间辐射环境的主要成分,其引发微电子器件产生的单粒子效应(SEE)是造成航天器在轨故障乃至灾难性后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2022-08-15
谌阳平长期活跃在核天体物理和放射性核束物理前沿研究领域,尤其在核天体物理关键反应——“圣杯”反应12C(α,γ)16O的研究中深耕多年,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2022-08-12
近年来,随着强激光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其逐渐成为开展磁化KHI研究的重要手段。激光驱动的磁化KHI研究在惯性约束聚变、空间物理和天体物理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通过激光驱动等离子体产生KHI的实验方案,通过辐射磁流体力学程序对激光驱动的调制靶产生的KHI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充分研究了外加磁场对多模扰动KHI涡旋演化的影响。
2022-08-09
核技术应用作为高科技战略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在国家原子能机构的指导和西藏自治区经信厅、日喀则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原子能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号召,坚持“四个面向”,主动加强市场对接,以藏药支柱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为切入点,开辟了电子束辐照技术在藏药领域转化应用的实践道路。
202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