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中子新闻

中国散裂中子源一期工程设计与建设成果论文在《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发表

近日,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团队在加速器与探测器领域国际权威期刊《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NIM-A)上发表了题为"Design?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的论文,系统介绍了CSNS一期工程的设计理念、关键技术突破和建设经验。该论文的发表标志着我国首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装置的科学价值与工程技术成就 2025-06-25

强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获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联合巴西航空航天技术学院、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合作者在强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从理论出发深入探讨了强子内部夸克—胶子相互作用对强子部分子分布的影响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16日以快报的形式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D上。强子是由夸克和胶子组成的复合粒子,质子、中子、π介子等都属于强子家族。研究强子内部夸克和胶子的行为对于理解物质微观结构的奥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2025-06-23

美国实验室团队聚变中子源论文获国际原子能机构年度核聚变奖

近日,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和罗切斯特大学团队发表的一篇关于聚变中子源的论文荣获国际原子能机构年度核聚变奖。该论文详细描述了在以中子形式产生聚变输出方面取得的关键成功。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团队。(图片:Jason Laurea/LLNL)核聚变奖每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期刊《核聚变》上发表的杰出研究成果。每年,依据引用记录和编辑委员会的推荐,会提名十篇具有最高科学水准的论文入围,这些论文需在获奖年份的... 2025-06-12

中国散裂中子源新设备通过验收 实现国际首次突破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2025年6月7日,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直线加速器首支紧凑型P波段大功率超构材料速调管,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通过各项指标测试,顺利完成验收。这是中国散裂中子源关键技术的一项重要突破。中国散裂中子源航拍P波段大功率速调管是中国散裂中子源直线加速器射频功率源系统的核心设备,为直线加速器束流提供能量和动力,相当于汽车发动机。此前该类设备全部依赖进口。2021年以来,CSNS加速器射... 2025-06-09

等离子体所在核辐射防护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聚变堆包层与安全研究中心的霍志鹏副研究员及其指导的硕士研究生陈左阳研制了一类微结构可调的PbWO4增强B4C/HDPE复合材料,通过精细调控PbWO4填料的微结构,实现了对中子和γ射线协同屏蔽性能的提升,并阐明了材料的微结构与热、力学、辐射屏蔽性能及服役耐久性之间的关联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材料科学TOP期刊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上,并申请了1项发明专利。随着核能应用... 2025-06-09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核反应堆治疗动物并训练人工智能抗癌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正在推进一项兼具科学探索与医学实践意义的独特项目:在研究核反应堆中对患癌动物开展实验性治疗,并同步创建用于训练人工智能诊断癌症的数据库。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反应堆核安全服务负责人米哈伊尔·阿尼金介绍称:在GEK - 1大学研究反应堆的实验通道中,进行中子俘获疗法的所有条件均已具备。截至目前,已有123只动物(主要为患有各类肿瘤的猫和狗)在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反应堆接受了实验性治疗。新苏里南国立大学核医学与创新医... 2025-06-08

俄罗斯BREST-OD-300快中子反应堆分析模拟器测试完成

近日,在全俄核电站运行研究所(VNIIAES,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电力部门的一部分),分析模拟器(AT)的全面测试工作圆满结束。该模拟器自2022年12月起在此处开发。AT是一个硬件和软件综合体,包含建模系统、多个教练工作站以及区块控制面板模拟器,每个控制面板均显示在同一个交互式触摸屏上,旨在培训区块控制点的操作人员。采用铅冷却剂的BREST-OD-300快中子反应堆在俄罗斯乃至全球都无同类设备。该反应堆正在西伯利亚化工厂(SCP)建造,是其动力装... 2025-06-06

近代物理所合成极端缺中子新核素镤-210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超重核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利用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CAFE2),首次合成了新核素镤-210,该核素是目前已知的最缺中子的镤同位素。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29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合成与研究新核素是原子核物理研究的前沿热点,对于探索原子核的存在极限、揭示新物理现象、深化对物质结构的理解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极端缺中子的锕系核区,新核素的产生截面极低(皮巴量级),且寿命极短(... 2025-06-05

奥布宁斯克研究所开发出安全处理放射性钠新方法

在成立79周年之际,俄罗斯物理动力研究所(IPPE)再次彰显了其在核工业领域的领导地位。奥布宁斯克研究所的科学家成功开发出一种处理放射性钠的安全方法,目前世界上尚无类似奥布宁斯克所开发的项目。据悉,IPPE已完成液态放射性钠冷却剂处理技术的测试,该技术目标是为淘汰快中子反应堆提供支持。21世纪初,奥布宁斯克研究所的BR - 10研究反应堆被关闭,专家们随即面临如何处理含有液态金属钠冷却剂的问题。从长远来看,所有快堆都需解决这一难题... 2025-06-01

科研人员提出探测超子势的新方法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雍高产研究员团队提出了探测超子势的新方法,为探索中子星超子谜题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快报B》(Physics Letters B)和《物理评论C》(Physical Review C)。超子势(超子与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势)的研究近年来成为核物理与天体物理交叉领域的前沿热点,其核心目标在于破解困扰学界十余年的中子星超子谜题。传统理论认为,中子星内部在极高密度下会产生大量含奇异夸克的超子(如Λ粒子),这... 2025-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