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中国新闻

浮动核动力装置法规标准研究工作组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在京召开

据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5月13日报道,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在北京组织召开浮动核动力装置法规标准研究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生态环境部核电安全监管司、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船级社、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苏州核安全中心、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等20余家相关单位代表参会。工作组秘书处首先汇报了《浮动核动力装置总体安全目标》的编制情况。随后,与会... 2025-05-14

碳-碳熔合反应研究取得关键实验数据

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5月13日报道,近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圣母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锦屏深地前沿科学及暗物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对12C+12C(碳-碳)熔合反应的天体物理S因子开展实验研究,在国际上首次通过逆运动学厚靶方法,实现复合核24Mg*(处于激发态的镁-24)全衰变道的实验研究,为12C+12C熔合反应研究贡献关键实验数据,向解开长期困扰核天体物理学家的12C+12C熔合反应问题迈出重要一步。研究结... 2025-05-14

钠电池正极材料局域结构调控激发高性能

作为储能领域的一匹黑马,钠离子电池具有原材料储量丰富、易于提取成本低廉、自主可控等优势,有望与锂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形成互补,有助于加快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应用前景。而正极材料是钠离子电池技术的核心研发高性能正极材料是提升电池性能的首要任务。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中子散射团队基于中国先进研究堆高分辨粉末中子衍射谱仪,通过引入锰离子空位,首次实现了材料由无序结构转为有序结构,设计出大电流、... 2025-05-13

中核粒子首款SPECT/3D光学融合成像技术亮相

5月9日至11日,中国医师协会第十二次核医学医师年会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隆重举行。本次盛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主办,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承办,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河北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协办,大会以智创诊疗,融合跨越为 主题,汇聚了国内核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科研精英与临床骨干,共同探索核医学发展新路径。会议期间,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放射与核医学科主任王勇对中核粒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 2025-05-13

开展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ADANES)联合研究技术交流

近日,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核安全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在广东惠州开展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ADANES)联合研究交流活动,共同推动ADANES技术在我国的创新发展与安全应用。ADANES是由近代物理所原创性提出的新一代核裂变能系统。该系统构建了核燃料闭式循环体系,可将长寿命高放射性核素嬗变为短寿命或稳定核素,显著提高燃料利用率并提升核能安全水平。近代物理所对ADANES技术进行了全面介... 2025-05-13

近代物理所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5月6日,近代物理所所长孙志宇一行调研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飞以及相关人员参加了座谈。随后双方就核燃料循环关键工艺,核燃料再生技术,规模化同位素辐照生产系统关键技术等重点方向展开了讨论,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指出,双方将通过共同申报和承担国家相关科研项目,互相参加对方科研平台项目,合作开展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共同在新一代核能、同位素生产技术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促进相关领域的... 2025-05-13

智驭核能:浙大携手箴理科技探索AI大模型核工业落地之路

在国家"双碳"战略引领下核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中坚力量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根据权威规划至2030年 核能行业装机容量有望再翻三番然而 这一快速扩张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人才短缺、工作负荷激增、数据孤岛等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走进浙大 | AI+核工业大模型创新应用与实践探索场景痛点:为共同探讨AIGC技术在核工业领域的创新应用,破解行业难题,箴理科技诚挚邀请您参加:第十三届中国核电信息技术高峰论坛暨核电行业数... 2025-05-12

医用同位素试验堆初始试验大纲编制讨论会在京召开

近日,生态环境部核电安全监管司(以下简称核二司)在京组织召开医用同位素试验堆初始试验大纲编制讨论会,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核安全中心)、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动力院)等单位有关人员参加。医用同位素试验堆是我国首个均匀性溶液型反应堆,燃料状态、运行模式、系统配置、安全特性等均与传统压水堆核电厂有较大区别,不能完全照搬压水堆核电厂调试的相关要求,需要从正向设计的角度出发,编制适用于医用同位素试验... 2025-05-12

自动化离子光学设计和智能化调试助力国产微束装置研发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微束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首款微束系统自动设计代码CADAIT和基于生成式模型的人工智能微束结构生成智能体AIMPer,并创新性地将强化学习技术应用于微束聚焦控制,显著提升了微束系统的设计效率与调束智能化水平。传统微束系统设计高度依赖专家经验与复杂计算,耗时长达数月。研究团队开发的CADAIT代码通过融合矩阵方法与数值离子追踪技术,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实现了... 2025-05-12

中德日科学家合作实现氢-6同位素产生测量,挑战多核子相互作用认知

近日,德国美因茨约翰内斯古腾堡大学(JGU)核物理研究所A1合作组与中国、日本科学家携手,在电子散射实验中首次成功产生并测量中子丰度极高的氢同位素?H(氢-6),实验结果显示原子核内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于预期。这一成果为研究轻的、富含中子的原子核提供了新方法,并挑战了当前对多核子相互作用的理解。该实验在美因茨微加速器(MAMI)的光谱仪设施上进行。JGU核物理研究所的Josef Pochodzalla教授强调:这项测量的完成得益于MAMI电子束的卓... 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