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装备
近日,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在超导质子回旋加速器自主研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最新一套SC240加速器(240MeV超导质子回旋加速器)一次性通过全部出厂性能测试,顺利通过客户验收 ,标志着公司加速器批量化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调试中的SC240加速器该加速器从2024年订单签订、设计、加工、调试到产品验收,创下最短交付记录 。目前,该加速器已完成调试区转移,并与下一套加速器顺利实现机位衔接。中科离子现已构建起SC240加速器从研发...
05-28
头条
基于此原理,研制高分辨率中红外成像样机,可利用320×256像素中波红外探测器实现1280×1024分辨率实时成像(图2),该技术对于解决高性能红外传感器分辨率不足对红外成像设备发展的制约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工作发表在光学领域国际学术期刊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IF:4.939)上。
2022-12-27
红外检测
自1988年10月16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至今,装置多次升级。除工程改造及检修时间外,这里的粒子撞击一刻不停。作为当前国际上唯一一台运行在20亿至50亿电子伏特能区的高能粒子对撞机,它产出了粲物理领域绝大多数的精确测量成果——在世界最权威的粒子数据表上,北京谱仪合作组测量的数据超过了1000项。
2022-12-27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北京谱仪
俄罗斯研究人员研发出用于X射线设备的进口替代高压电源。X射线设备可被用于不同领域,从医学到考古学。稳定的能源可确保X射线设备在长期运行期间不间断地工作,例如在医疗断层扫描期间。
2022-12-27
X射线装置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化学研究室科研人员自主研发了锗-68的分离纯化工艺和锗-68/镓-68发生器制备技术,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同位素领域期刊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上。
2022-12-26
同位素分析 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核素
数十年来,中国核物理及核技术领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之中不乏魏龙的身影。国内首台慢正电子强束流装置、首台动物PET扫描仪、首台动物SPECT-CT扫描仪、首台乳腺专用PET扫描仪,国际首台动物活体能谱显微CT系统、首台加速器CT岩石力学实验系统,等等,这些国内外首屈一指的成就都由魏龙带领团队取得。他们研制的精密无损检测设备被用于扫描三星堆等遗迹文物,他们研制的射线成像设备和探测仪器被用来做核燃料检测和矿物勘查。
2022-12-26
核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SATech-01的首个正式发表的成果在线刊出。利用卫星上搭载的EP-WXT探路者“龙虾眼天文成像仪”莱娅(LEIA,图1)的在轨测试首光,科学家成功获得了一批天体的真实大视场X射线实测图像和能谱。
2022-12-24
X射线
近期,由原子能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与泰国苏兰拉里理工大学共同合作建设的微型中子源反应堆(简称微堆)在院顺利完成堆本体、束流装置及辅助系统设备验收工作,具备交付条件。该项目是原子能院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核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推动中国-东盟地区核技术应用产业快速发展贡献了中核智慧与中核方案。
2022-12-24
放射性废物 核安全 核技术
为了让探伤仪超声波更好地检测钢轨状态,他们以不超过3公里的时速行进。“这里波形有异常。”突然,执机人的报告声让大家紧张起来,李建科连忙从后面赶来,眼睛紧盯着探伤仪上的波形图,全方位“扫描”钢轨的每一寸“肌肤”。不到5分钟,李建科通过“仪器检测+现场检查”的方式,确定了波形异常的部位,及时在钢轨上做了标记,并反复回放波形图,不放过任何疑点。
2022-12-23
超声波探伤 超声检测 无损检测
电化学阻抗谱(EIS)是一种在电化学中广泛使用的检测工具。它是通过向电池输入不同频率的电信号,观察电池各个接口的响应,以此来判断这些接口范围的电阻。电阻变大就是电池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2022-12-22
无损检测
射线法是检测压力管道焊缝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缺陷与周围金属对射线的吸收率不同,使X射线或γ射线的透射强度发生变化,从而检测缺陷及其位置。目前主要采用中心透照法对主管路环焊缝进行射线探伤。辐射源安装在自行式履带车上。其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工作效率高。外部辐照设备用于焊接接头和弯头,返工和测试小直径焊缝。目前,X射线胶片探伤主要用于高压容器管道的焊接。
2022-12-22
无损检测 X射线检测
近日,由原子能院核技术综合研究所研制的10MeV/50kW高能大功率电子辐照加速器成功出束,束流能量达到9.8MeV、束流功率达到56.3kW,达到了预期的技术指标;在不改变运行参数条件下,加速器实现了连续4个小时的稳定运行。这为下一代百千瓦量级电子辐照加速器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国辐射加工装置的升级换代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有力推动了国家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
2022-12-22
核技术
辐照作为一种可靠、高效的冷杀菌技术,在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的同时,对其感官和营养品质的损伤较小,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贮藏加工。可用于辐照的射线主要有钴60产生的γ射线和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X射线等。与钴源相比,电子束辐照装置安全、易于操控,辐照快速,自动化程度较高,投资费用低,经济效益高,且随着加速器设备的日益完善,该技术在食品保鲜领域的应用日益扩大。
2022-12-20
辐照杀菌 辐照灭菌
2021年5月19日,我国首个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示范项目在湖北省十堰市通过专家评审验收,该项目是国家原子能机构的核能开发科研项目,是利用核技术助力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标志着我国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2-12-20
核技术 核废料处理
12月12日,中科院高能所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建安工程(1#装置区等8项)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2022-12-20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同步辐射光源
近日,一套处理能力为5t/h(吨/小时)的低放废液热泵蒸发工程样机连续50天模拟料液运行试验完成,标志着我国目前处理能力最大的低放废液热泵蒸发工程样机研制成功,为后处理大厂低放废液的蒸发处理开辟了新道路。作为主要承研单位,原子能院退役治理工程技术中心负责该样机主工艺及设备的设计工作,并首次将磁悬浮式蒸汽压缩机和强制循环蒸发技术运用到放射性废液处理领域。
2022-12-20
放射性废物
全球招标
科技创新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