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国核能初创企业Hexana与挪威核能公司Norsk Kjernkraft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探索在挪威部署先进核反应堆的合作机会,助力挪威实现工业脱碳目标。
(照片来源:Norsk Kjernkraft)
此次合作整合了双方优势,把Hexana的先进模块化反应堆(AMR)和第四代核电系统设计,与Norsk Kjernkraft对挪威监管格局、工业基础和能源市场的理解相结合。意向书对未来合作进行了展望,有望推动挪威工业向脱碳方向发展。
Hexana于2023年3月从替代能源和原子能委员会(CEA)分拆出来,目前正设计一种快中子和钠传热反应堆。该反应堆配备高温储存装置,除提供电力外,还能提供高达500ºC的热量。此外,Hexana计划通过在反应堆中使用后处理的乏燃料来实现燃料闭式循环。挪威核能公司(Norsk Kjernkraft)将发挥自身优势,协助Hexana寻找合适的地点、开拓市场机会,并与关键的行业和机构参与者建立联系。
Hexana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Sylvain Nizou表示:“这份谅解备忘录标志着我们朝着共同目标迈出了意义非凡的一步,即为主要工业企业提供零碳、可扩展且自主的能源供应。通过与挪威核电企业携手合作,我们正在前沿创新与实际实施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充分释放下一代反应堆的潜力,为挪威最关键的行业提供清洁、安全的高温能源。”
挪威核能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尼·赫斯塔默称:“法国长期以来一直是核电技术的全球领导者,而Hexana则走在这一传统的最前沿。他们在高温反应堆和储热方面的方案与挪威工业的需求完美契合……单靠电气化是不够的——工业脱碳需要工艺热,而Hexana正好满足了这一点。”
Hexana表示,其有能力与众多法国和欧洲合作伙伴合作完成产品的初步设计。RNR钠堆技术的可行性已在Phoenix、Superphénix和ASTRID项目中得到验证,此次能源平台项目将重新启用该技术,项目将结合一个由两个功率各为400兆瓦时(MWth)的模块组成的创新反应堆和一个储能系统。凭借增强的财务可视性和成熟的技术,Hexana确认了其产品在2035年前的市场前景。
不过,快堆研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和欧洲开展了快堆研究,但到70年代末情况发生变化。当时人们对稀缺铀资源的担忧逐渐消退,且1979年美国三哩岛事故和1986年切尔诺贝利灾难后,公众舆论变得敌对。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英国和德国都已关闭了各自的项目。
法国继续推进了“凤凰”和“超级凤凰”项目几年,最终于1998年关闭了“超级凤凰”项目,并于2009年关闭了“凤凰”项目。随后,法国于2019年取消了第四代钠冷快堆ASTRID演示设计项目。尽管目前欧洲和美国通过合作项目以及政府对私营企业的支持,对该项目的兴趣正在重新燃起,但该项目仍处于早期设计阶段,距离实际实施可能还需几十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