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v风楼阁信息平台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国内首款超长寿命碳-14核电池研制成功

2025-03-11 09:12     来源:科技日报     碳-14核电池

3月9日,记者从江苏省江阴高新区举行的碳-14(C-14)核电池重大技术突破发布会上获悉,由无锡贝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西北师范大学科研团队研制的国内首款C-14核电池“烛龙一号”工程样机诞生,这标志着我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贝塔医药研发副总、项目负责人蔡定龙介绍,这款核电池具有多项突破性优势,由于C-14的半衰期长达5730年,理论上碳-14核电池拥有长达数千年的超长寿命。同时,该电池具有-100℃至200℃极端温度适应性以及2200mWh/g超高能量密度,50年设计寿命小于5%的性能衰减率;支持毫瓦级脉冲放电及能量智能管理,可适配不同场景需求。

西北师范大学项目技术负责人张光辉介绍,该核电池攻克了高比活度C-14源制备和换能器件能量转换率低、稳定性差等关键技术难题。该电池短路电流达282nA,开路电压2.1V,最大输出功率433nW,由此计算的能量转换效率突破8%。研发人员通过接入核电池储能装置模组后,驱动蓝牙射频芯片向外发射信号并成功接收。目前,搭载“烛龙一号”的LED灯已持续工作近4个月,累计超过35000次脉冲闪烁。

在西北师范大学核电池团队负责人苏茂根教授看来,该成果具有广阔产业化前景,在医疗领域,可为脑机接口、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式设备提供永久能源;在物联网领域,可支撑万亿级传感器网络;在海洋深处、南极北极、月球、火星等极端环境,可作为无需维护保养的持续供电电池;在宇宙深空探测领域,可助力星际航行器持续工作。

“β辐伏核电池技术作为新一代微电源解决方案,其发展将推动智能制造、国家安全、航天航空等战略领域革新。”贝塔医药董事长李刚博士表示。



推荐阅读

俄罗斯年轻科学家团队研发新型像素探测器PixelVision 推动“彩色”X射线技术革新

近日,一支由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电子系员工、研究生及学生组成的年轻科研团队,正致力于研发一款名为PixelVision的先进像素探测器。该探测器具备记录X射线范围内单个光子并精确测量其能量的能力,有望为材料及生物组织成分分析提供详尽数据,并助力生成高分辨率的彩色X射线图像。目前,该项目团队已入选俄罗斯原子能公司与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技术加速器联合发起的第四轮资助计划。传统放射线照相技术依赖于身体组织对X射线吸收率的差异来成像... 2025-04-18

核技术在环保领域有哪些妙用?看,“硬核”科技纷纷亮相!

机器狗身背辐射剂,灵活地在现场巡逻;无人机携带着神秘的黑匣子,充当矿产勘查的智慧天眼……第23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暨第7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众多硬核科技纷纷亮相展区。核技术如何在生态环保领域发挥妙用,核环保企业如何以科技赋能绿色发展,在展会现场,记者找到了答案。核与辐射领域有支无人应急队在浙江国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前,一台便捷灵动的仿生四足机器狗跃入记者眼帘。只见它背部搭载辐射剂量仪,头上... 2025-04-18

新进展!原子能院提出液体元素高灵敏检测新方法

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激光光谱研究团队提出毛细效应增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CE-LIBS)方法,大幅提升了液体元素的检测灵敏度,在液体元素实时、高灵敏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分析化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Talanta》,影响因子5.6,论文第一作者为核物理研究所王远航助理研究员,通讯作者为核物理研究所高智星研究员和王钊研究员。毛细效应增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原理示意图在核能发电过程中,为确保压水堆安全稳定运行,需要... 2025-04-18

原子能院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实现中子共振截面建模计算

近日,原子能院核数据重点实验室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采用耦合深度相移神经网络(CPSDNN)方法开展中子共振截面建模计算,实现中子共振能区与快中子能区裂变截面的自洽计算,为面向未来的中子共振数据评价提供新思路。该方法丰富了机器学习在核物理中的应用,对于核数据评价建库有重要意义。 研究成果发表在核物理国际重要学术期刊《物理快报B》(Physics Letters B),文章第一作者为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邢康,通讯作者为核物理研究所研究... 2025-04-16

俄科学家成功合成首个稳定顺磁性镓烯化合物

近日,来自俄罗斯科学院拉祖瓦耶夫化学研究所(位于下诺夫哥罗德)及G.A.有机金属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成功合成首个稳定顺磁性镓烯化合物。该化合物基于苊-1,2-二亚胺配体,其大分子取代基有效抑制了镓烯的二聚化过程。非过渡金属的低价衍生物是金属原子相对于其最高价具有较低氧化态的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常用于催化、新型功能材料的合成,也可作为研究金属电子结构和化学键特性的模型。在俄罗斯科学院IMC获得的低价镓衍生物同时具有两个氧... 2025-04-16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